前不久,在亚冠精英赛上,上海海港队遭遇了惨痛的失利,作为中超双冠王的他们一时间成为了众矢之的。遗憾的是,同城对手上海申花也未能幸免同样命运,这似乎让海港队的压力有所缓解,但依然难掩其表现不佳的尴尬。
作为曾经在广州恒大之后唯一能够连续夺冠的中超球队,上海海港理应肩负起外战的重任。然而事实却与期待相去甚远,无论是因为不能为还是不愿为,他们的表现总是与外界的期待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无疑是让海港球迷最为不满的地方。
近期,马德兴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以一种为上海海港辩解的语气,对两支中超球队在亚冠淘汰赛上的惨败表示了惋惜。他指出,单纯地指责某一支中超球队“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并不公平,而应该看到中超各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才是关键。
然而,海港真的被外界误解了吗?马德兴的观点虽然部分正确,但仍有待商榷。虽然所有中超球队都需要提升整体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海港队在亚冠赛场上的表现可以因此被轻描淡写。两码事终究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马德兴随后列出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近8年来上海海港在亚冠的贡献度上高于泰山、广州队和申花等队伍。他们的贡献度达到了惊人的14.26分和26.1%,这无疑是对他们实力的一种肯定。然而,在这份数据背后,海港的亚冠战绩在近几年的确令人失望。
从2020年开始算起,上海海港的亚冠战绩可谓惨不忍睹:被菲律宾球队淘汰、弃赛、再次被淘汰……而与此同时,他们的投入却是中超队伍中最大的,且在4年内两夺中超冠军。这样的表现与他们的投入和实力显然是不相匹配的。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是战术安排、球员状态、还是其他原因?为何在投入和实力都占优的情况下,上海海港的亚冠成绩却不如山东泰山呢?这些问题无疑值得深入探讨和反思。
此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上海海港在过去也有过辉煌的战绩。2017年他们曾杀入亚冠四强,展现了强大的实力。但在近年来,尤其是在2020年后,“金元足球”分水岭的到来让整个中超联赛的水平和投入都有了大幅度降低。因此,对比各队的亚冠贡献度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个时代背景。
综上所述,无论是为了中超整体的荣誉还是为了上海海港的未来,我们都应该认真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才能真正提升中超各队的整体水平和亚冠贡献度。同时我们也期待着上海海港能够在未来的比赛中重振旗鼓展现他们的真正实力。